宗师尚云祥先生遗像(1864—1937)
形意大师尚云祥先生门下弟子合影
作 者:林磊娟 杨安花 李成银
文章出自:《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2期
尚云祥,字霁亭,生于1864年,卒于1937年,“尚氏形意拳”创始人,近代武史上的形意拳三大名家之一,有“铁佛脚”之称。尚云祥聪慧过人,嗜武成性,虽缺乏精武之先天条件,但他却以超人毅力和惊人精神成为一位身怀绝技、名扬武坛的一代师表。
投奔名师 苦练功成
尚云祥自幼随父在京开马蹬铺。白天打铁晚上随拳师马天义学功力拳,十载春秋,武功卓著,但却败于形意拳名家耿继善之手。
尚云祥没有气馁,他为投名师,历经三年奔走,方得见威震武林的形意拳大家李存义先生。初时,因身材矮小,李先生不同意收徒,认为其难以成材,幸得周明泰先生说情才成就一桩美事。由于其身矮力亏,人戏称之为“小糖瓜”,激得他发誓说:“糖瓜虽小,却要让他崩牙!”于是不计寒暑,汗洗朝夕,终于功力大进,艺冠群英,倍得老师青睐。
期间,郭云深对他钟爱有加,传授他三绝艺:一是大杆子;二是号称打遍天下的“半步崩拳”;三是腹部的“丹田气打”。在练大杆子时遇到困难受到老师批评,但他不气馁,利用护院守夜机会,一练就是几百下,最后练得两掌肌肉与茧子难分,已成铁板之状,终成神功;练“半步崩拳”时,每日往返三里地,均以拳代步,后与人会拳,所向披靡;“丹田气打”经苦练亦是功深坚实。
民国初年,一习“双跺于脚”的马拳师,脚蹬墙倒,前力邀战。尚云祥站了一个“三体式”,那人一蹬未动,再踢反而被震出丈余。尚云祥的声誉在京华大震。
艺高手善 仁厚待人
尚云样成名之后,为增阅历,验武功,到处寻访武林名家高手。誉满武坛后,来访者亦甚多,但他注重武德只求以武会友,故习武一生,未结下任何怨仇。他的“半步崩拳”满天下,功艺精湛,但与人较量时却总是改拳为掌,以免伤人。他常说:“以武会友,行遍天下;逞强伤人,寸步难行。”
李存义先生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时,大摆擂台,由尚云祥首出擂场,设擂一百天,终无一人将他打下擂来,尚云祥于是誉满津沽,通过比武,友遍燕赵。
密云铁掌冯洛正,威名远扬,自负怀有绝技,便约尚云祥比试。尚见其徒全在,不与动手,后待其徒全散时方与其比武。一交手,冯便左腿疾出,又以左手去扣尚伸出的右腕,而用右手使出“挂面拳”直取尚的面门。在这面临骨折体伤的一瞬间,尚云祥振臂一抖,将冯摔出一丈开外。冯虽败却末伤名声,遂感尚云祥之德馨,清结为友。
疾恶如仇 深明大义
尚云祥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当时,通州有个大盗叫康天心,人称康八太爷,德行不正,为害甚多,但武功高超,轻身功了得,连官府也拿他无法,尚云祥决定除之。康曾找上门来败退而去。后又在怀柔做案,尚云祥专去怀柔,在东皇庄将康俘获并送往官府,人们大喜,将此事编成现代戏《拿康八》、《大闹东皇庄》,进行颂唱。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北京,尚云祥磨刀霍霍。不久,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警卫营长尚其英拜尚云祥为师,并聘他担任警卫营的武术教官。宋哲元见其艺精品高,便请他在全军中传“五行刀术”,他欣然前往。二十九军的大刀片,在与日寇作战时大显神威。这些都是尚云祥先生的杰作。
甘守清贫 桃李通神州
尚云祥耿直刚正,厌恶旧社会的虚伪应酬,更不满官场上尔虞我诈。他不辱武林气节,不应权贵们的高薪聘请。即使在张之江主持南京国术馆时,请他任教,亦被他婉言谢绝。他闭门授徒,以慰晚年。
尚云祥先生教人不择贫富,却要求品行端正,勤学苦练。不计学费,不计报酬,任凭弟子量力而行,家贫无力者就白教。在动作劲路上,还保存了许多人们忽视或鲜为人知的技法更耐人寻味和探索。
他一生之中,育人无数。比较出名的高足有:靳云亭、赵克礼、许笑羽、刘华甫、尹声远、陈子江、孙梦芝、孙金桐、韩伯言、李文彬、李绍武。连台湾的桑丹柒、曹连肪都是出自尚云祥先生的门下。他一生为振兴中华武术立下了不朽功绩。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藏,一个人只有像采宝一样去探求,方能得到最心爱武技,这也是武术练习者最高境界。
尚云祥先生晚年已是功成名就,虽年过古稀,仍探索不止,而且追究益切,终于见地成熟。
他教的“五行拳”,按中医内经治病健身,五行相生的道理,以劈、崩、钻、炮、横的顺序练,既明理义,又增效益,并且纠正了以“鹰捉”为“劈拳”的做法。
凡此种种,多处改进拳法。
在练劲上,不论拳术和器械,都要求打好刚劲(即明劲)。他所说的明劲,必须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的基础上身力能发,达到“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劲力,达到“起如风,落如箭,打倒遍嫌慢”的速度。只有这样根据运动生理等科学理论,根据这个逻辑去理解,方可练刚劲,否则凭使拙力是练不出他所要求的刚劲的。
故尚云祥先生的风格、练法、劲路皆不同于山西、河南、河北形意拳。出手柔寓于刚,催且长;发劲快而猛,刚且实;进步快而远,恰似卷地之风;趟劲大且疾,又如犁杖翻地。动作舒展完整,内劲充盈,爆发力大,终成一统闻名于武林的“尚氏形意拳”,为中华民族武术宝库又添一瑰宝。
(作者单位:山东师大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泰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