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接着,左掌弧形收回胸前,握固,两拳面相对,目视前方(图43)。
5.左手做3转后,换做右手转势,右手与左手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图44- 47)。
6.一手3转为一豁,再换另一手转环,两手各3豁后松拳成掌,自然垂于体侧,左脚收步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势,自然呼吸,目视前方(图48)。
八、进退势
1.承接上势最后一动,两手握固,左脚向正前方跨出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右拳上抬屈臂置于右胸前,肘臂平肩,拳心向下,拳眼向里;左拳伸臂向前方击出,拳心向下,目视左拳(图49)。
2.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屈膝前弓;同时,左拳一扭收回,屈肘平肩,置于左胸前,拳心向下;右拳伸臂向前击出,拳心向下,目视右拳(图50)。
3.接着,上左步击左拳,动作与前述动作相同(图51)。
4.然后,后退3步,退左步击右拳,退右步击左拳,动作要领与前进步击拳相同(图52- 54)。
5.收左脚与右脚平行站立,间距宽于肩,成马步蹲立;同时,左拳收回胸前,两拳面相对,目视前方(图55)。
九、开弓势
1.马步蹲立,右拳向前伸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同时,左臂屈肘向后拉,拳对左肩,两拳臂用劲作开弓姿势,目视右拳。反复练习6次(图56)。
2.接着,前伸左拳,后拉右拳,要领与前势相同,唯方向相反(图57)。
3.左右各开弓势练习6个轮回后(六六三十六次),将双拳收置于胸前,两臂平肩,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图58)。
4.松拳成掌,放下自然垂于体侧,左脚收步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势,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图59)。
十、童子拜观音势
1.立正势不变,两掌上收于小腹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图60)。
2.翻转双掌,伸臂向头顶上方托举,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用意念暗劲向上伸托双掌10次(图61)。
3.双掌转下,俯身下按于两脚尖前地面,双腿挺直,用意念暗劲双掌向下伸10次,目视双掌背(图62)。
4.上体徐徐立起,上托下按反复练习10次。然后松开两掌,握固置于腹前,自然呼吸,目视前方(图63)。
十一、美女观莲势
1.左脚外摆一步,约与肩同宽,脚尖外展,与右脚成丁字步站立,上体略左转,目视左斜前方I图64)。
2. 两肘、臂略抬,有如凭栏之状,上身缓缓向左下转俯,心口对左脚踝关节,左膝屈,目光经左侧后面注视右脚后跟。(图65)。
3. 然后,起身做右侧观莲势,与左侧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图66、67)。
4.左右各做3次后,起身放下双掌自然垂于体侧,左脚收步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势,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图68)。
十二、熊顾势
1.两脚跟略外展,两脚平行站立。双手握固,前俯身,上身与腿面夹角约成90度,两臂下垂与腿面平行,拳心对两小腿前胫(图69)。
2.以臀部为支点,上体俯身向左侧摆动,目视左脚后跟(图70)。
3.接着,上体向右侧摆动,目视右脚后跟(图71)。
4.上身及双臂左右摇荡,头左右转看脚跟各36次后,立起上身,松拳成掌自然垂于体侧,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图72)。
十三、稳举势
1.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右脚提起,将小腿贴于左膝盖上;同时,两掌上收于胸前,右拳左掌作抱拳状,目视前方(图73)。
2.身体姿势不变,重心缓缓下沉,左腿屈膝蹲下成坐盘状(图74)。
3.左腿缓缓伸立咸独立势,反复蹲伸3次(图75)。
4.然后,换做右腿,与左腿动作相同, 唯方向相反。反复练习3次(图76、77)。
5.练习日久,骨节灵通,筋脉舒长,可以一脚钩于颈上做起坐动作,数十度而不觉乏时,乃为全功(图78)。
6.功毕,放下脚自然站立,两手抱拳不变,呼吸自然,目视前方(图79)。
十四,仙人反背势
1.承接上势最后一动,两手放下成自然掌垂于体侧,左脚斜进一步,成丁字步(一顺一斜)。站立,目视前方(图80)。
2.下盘动作不变,上体向左扭转,到最大限度,目从左后侧向右后侧注视(图81)。
3.回转身,面向正前方,上体正直,左膝屈成左弓步,目视前方(图82)。
4.右脚上前一步,上体向右扭转;再进左步左扭转(图83- 88)。
5.然后,后退3步左右扭身,与进步扭身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图89- 97)。
练习日久,前胸可旋转至正对背后乃为全功。
十五、接宾势
1.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双手抱住右小腿前胫,屈膝收提起,目视前方(图98)。
2.重心缓缓下沉,左膝屈蹲,右膝跪地,两手抱住右小腿前胫不放,上身略前俯,目视地面(图99)。
3.然后,努力起身,左腿独立,双手抱住右小腿屈膝提起,目视前方(图100)。
4.接着,练习左膝跪地,与右膝跪地相同,唯方向相反(图101-104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