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震动四方的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落下了帷幕。这一盛会的举办,令世人关注起此前仅仅是武侠小说和电影上“闻名遐迩”的峨眉武术。对真实的峨眉武术,许多人可能并不是了解很多。她就像一位生长在深山的少女,脸上还覆盖着神秘的面纱。从本期起,我们将分三期来探讨峨眉武术,让这位“少女”走出深山,一展容颜。
■本报记者于铁成
峨眉武术并不是“峨眉山武术”,她涵盖了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武术内容。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峨眉武术的故乡是乐山。
乐山古称嘉州,风光秀美雄奇冠绝天下,宋朝邵博如是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隶属嘉州的峨眉仙山与神秘的乐山大佛孕育了巴蜀文化丰富的文化底蕴。正是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其成为中国峨眉武术的圣地。
从正史和地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到,嘉州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武术奇人。号称中国古代“导引行气术”鼻祖的彭祖便居住于彭山县,此地乃古嘉州所辖;隋朝嘉州太守赵昱,峨眉人,擅“水遁剑法”,曾“为民治水,入三江斩蛟”--“斩蛟”虽是神话,但正史也记载赵昱武艺精湛,可为万人敌;北宋大文豪苏轼著有《养生颂》等内功传世之作;南宋僧人白云禅师创立了“峨眉十二桩法”,集武、气、医为一体,融道、佛武功为一脉,创编了“桩”与“技”、“穴”与“气”为一体的峨眉内功绝技;同时期的德源禅师著有《峨眉拳术》,第一次将峨眉武术编撰成系统文献……
真实的峨眉武术,起源于道教,后又吸收了佛家的精华。据地方志记载:唐朝之前,乐山道教兴盛,身居峨眉山的道士注重养生练气,其中一些人武功超凡。清代,峨眉山上高手辈出名扬天下,与武当、少林呈鼎立之势。
民国时期,乐山武术高手辈出。当时成都长期摆擂“打金章”,胜者可赢得金质奖章并谋取军队武术教官职务。乐山人多次打擂,夺得金章者达19人。1929年7月,当时的乐山县还成立了县国术馆,馆址在原嘉定府中学堂小操场旁。
1929年,国民党二十四军驻防乐山,陈德胜、刘庆云、王明富、王耀庭、武志成等武术家担任该军武术教官。陈得胜、武志成等还招收青年传授武艺,我市90岁高龄的全国健康老人王旭便是武志成的得意高徒。
峨眉武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博采中华各派武术之精粹,融嘉州独一无二的灵韵与细腻而不失坚毅的地域文化于一炉,内外兼修,刚柔并济,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绚丽瑰宝。
|